小編細說崇禮縣
崇禮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,西來的陰山余脈,東來的燕山支脈和由南伸來的太行山脈,呈三龍戲珠之勢,托起崇禮,這顆塞上明珠。她頭枕雄渾厚重的內蒙古高原,腳踏舒緩溫潤的華北平原。全縣有林面積169.2萬畝,森林覆蓋率48.37%,是河北省天然次生林較大的縣份之一。
崇禮東西長64公里,南北寬57公里。經長城隘口大境門逶迤東北行,即進入崇禮。境內山戀起伏,溝壑縱橫,3條主溝縱貫全縣,4725條支溝交錯其間。全縣總面積為2334.1平方公里??側丝?2.6萬人。轄2鎮8個鄉,211個行政村??h人民政府駐地西灣子。
崇禮生態環境優美、氣候宜人??諝赓|量達標天數占監測天數的90%以上。夏季平均氣溫19℃,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達10000個/cm3,高海拔卻高含氧;全年藍天呈現率在80%。是養生避暑的理想之地。冬季平均氣溫-12℃,降雪早、積雪厚、存雪期長,被譽為“華北地區最理想的天然滑雪區域”。云頂、萬龍、多樂美地、長城嶺和正在建設的太舞、古楊樹滑雪場,是國內滑雪區域最集中、滑雪設施最完善、服務最優越的滑雪目的地。
崇禮縣建縣時間很短,距今僅有78年歷史?,F在所轄的這塊區域,歷代都沒有單行建制,直到1914年5月,才從周邊的縣區中劃出,取“崇尚禮義”之意設置崇禮、尚義兩個設治局(相當縣級)。1936年改崇禮設治局為崇禮縣至今。
崇禮縣建縣時間短,不等于這塊土地沒有人類活動,缺少文化底蘊。
崇禮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。據腦包梁古文化遺址多次發掘考證,崇禮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與仰韶混合文化,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集中的人群在這里定居。
據上三道河村發現的古采金洞遺址和煉爐渣、油燈碗等遺物推斷,在元代(1300年前后),崇禮就開采并冶煉黃金。
崇禮,是個古代從未建制的深山區,雖然歷史上都歸屬于一定的管轄范圍,但舊志書的記載很難表達它的全貌。
崇禮漢時屬幽州上谷郡所轄(今懷來);唐初為突厥地,屬單于都護府的桑干都督府所轄;遼代屬西京(大同)歸化州(宣化);元朝屬中書省上都路順寧府;明代,初屬京師(順天府即北京);開平衛興和守御千戶所(張北);清代屬直隸省口北道三廳(張家口、獨石口、多倫理事同知廳);1914年改亭設縣,屬張北縣,崇禮區域為張北縣的二、四區,歸察哈爾特別區興和道尹統轄。
崇禮區域由于地處邊塞,為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的雜居地,春秋戰國時期以前為鬼方族居地,漢代時主要為鮮卑、突厥居住地,遼時為契丹族居住地,金代融合了女真族,元代與蒙族相融,明代由于移民墾荒,漢民才有所增加,清代滿族增加,到雍正至光緒年間,也有廣招移民開墾邊塞的政策,進一步奠定了崇禮以漢民族為主的基礎。迄今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,蒙族、滿族、回族等少數民族,占全縣人口的3.6%。
我國歷史學家譚其驤教授主編的《中國歷史地圖冊》第七冊中稱:元代行政區劃內,中書省大都路宣德府以北,今崇禮縣城為“定邊城”。
崇禮縣城在遼金時始建,元朝時為定邊城,明末叫大東溝。清初,因該村所處之地在東溝門村西邊清水河的拐彎處,以地得名稱西灣子。
崇禮較大的歷史遺跡有太子城、響鈴寺、東土城、龍山文化等。目前發現歷代遺址211處,其中遼代遺址59處。
崇禮可用八個字概括:神秘、禮儀、干凈、舒適。這里有5個古城堡,20多個古墓群;與絲綢之路、茶馬古道齊名的張庫古大道途徑縣域。長城更是一絕,燕、趙、秦、魏、唐、明等六代長城相互疊壓,將崇禮團團圍住。
目前,崇禮縣委、縣政府,正在積極研究挖掘崇禮縣歷史文化,讓世人更加全面地了解崇禮、認識崇禮、感受崇禮。助力申冬奧,實現中國夢。
很好,很強大!
太差勁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