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button id="z3l9c"></button>
<button id="z3l9c"></button>

<p id="z3l9c"><nobr id="z3l9c"></nobr></p>

<p id="z3l9c"></p>

<p id="z3l9c"><dd id="z3l9c"><acronym id="z3l9c"></acronym></dd></p>

新聞咨詢首頁 -> 崇禮旅游 -> 草原天路停收費,這樣的“逆轉”挺好

草原天路停收費,這樣的“逆轉”挺好

發布時間:2016-05-21閱讀次數:108969

張北“草原天路”收費一事,迎來新的進展。據新京報報道,5月20日,@河北發布消息,為回應社會關切,方便游客來“草原天路”風景名勝區旅游,張北縣政府決定,從5月23日起,取消“草原天路”風景名勝區收費。

自5月8日被新京報曝光“草原天路”收費后,該事件就廣受質疑,而質疑聲主要集中于兩點:一是,當地政府是否具備對“草原天路”的收費權,相關程序又是否合規,當然這點質疑已被河北省物價局釋清——當地搞簡政放權,省管景區以外的景區授權設區市、直管縣、擴權縣等來制定,而張北是省里的擴權縣;二是,“靠山吃山,靠路吃路”的發展方式,如今已經被很多地方所淘汰。作為貧困縣的張北依舊“拾人牙慧”,延續這種最“保守”的發展方式,未免讓人遺憾。

現在“草原天路”收費已被取消,這無疑是好事,也契合民眾期許。但回溯整起事件,仍有些值得反思之處,而當地政府在內部對此亦應有所檢視。

擁有聲譽在外的“草原天路”,卻搞起了“攔路收費”,即便是為了緩堵考慮,也缺乏更長遠的考量。要看到,眼下公眾對動輒收費形成了“普遍敏感”,尤其是任性地將“大自然留下的風景圈起來”收費的做法,更是飽受詬病。這次張北方面起初對“草原天路”收費,若個中有限制客流、保護生態的增收考量,很可能事與愿違。有媒體對于“草原天路”收費后續的調查表明,收費后當地客流減少,商戶生意出現了直線下降。游客的這種反應,是可預見的。如果說收費疑云令張北旅游景區聲譽受累,那直線下降的客流,直接說明游客已在用腳投票了。

在這一背景下,張北決定取消收費政策,從行政倫理層面是更加尊重民意,若從培育旅游產業鏈的角度,則是種最聰明的“止損”,是對市場態度的最好回應。而類似的教訓,此前并非沒有,如鳳凰也走過收取大景區門票,導致游客減少并最終“暫?!钡摹皬澛贰?。而張北方面的反應顯然更迅速。

從執行到叫停,草原天路收費政策在一個月內就實現了“逆轉”,若說這是“朝令夕改”,那也“朝不當之令夕及時改正”,是從善如流,也是社會公眾所愿意看到的轉向。對當地政府而言,要就此事件總結,對當地旅游市場的發展有更長遠和縱深的思考,更要將輿論的質疑與“建議”,當作一堂重要的發展課,并借機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。

當然,正如收費政策給人留下了諸多疑竇,張北方面取消收費的理由也給人某些疑惑:真的僅僅是回應社會關切,方便游客?政策調整,到底經由了怎樣的程序?是什么促使了這種政策調整?厘清這些,或許更能幫助當地政府從中獲取“吃一塹”的紅利,也能傳遞更多的社會示范意義。

從遭遇質疑,到為收費的正當性尋找依據,再到最終的取消,張北方面在“草原天路”收費政策上如此“迅速”的轉向,讓人再次看到了政府與輿論良性互動結出的“善果”。畢竟,在收費之類舉措受到輿論質疑后,能坦然做到“知錯能改”的,不是太多,而是太少了。


很好,很強大!

%

太差勁了!

%